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包括耐火度、荷重軟化溫度、熱穩定性、高溫體積穩定性、抗渣性等。具體介紹如下:
(1)耐火度。耐火材料抵抗高溫而不變形的性能稱為耐火度。加熱時,耐火材料中各種礦物組成之間會發生反應,并生成易熔的低熔點結合物而使之軟化,故耐火度只足表征耐火材料軟化到一定程度時的溫度。但是耐火度并不能代表耐火材料的實際使用溫度。因為在實際使用時,耐火材料承受一定的機械強度,所以實際使用溫度比測定的耐火度低。
(2)荷重軟化溫度。耐火材料在常溫下的耐壓強度很高,但在高溫下發生軟化,耐壓強度也就顯著降低。一般用荷重軟化溫度來評定耐火材料的高溫結構強度。
荷重軟化溫度就是耐火材料受壓發生一定變形量時的溫度。耐火材料的實際使用溫度比荷重軟化溫度高。因為一方面耐火材料的實際荷重很少達196kpa,另一方面,耐火材料在爐子中只是單面受熱。
不同耐火材料在高溫下的結構強度。氧化硅質耐火材料的荷重軟化溫度和耐火度接近,因此氧化硅質耐火材料的高溫結構強度好。而黏土質耐火材料的荷重軟化溫度遠比其耐火度低,這是黏土質耐火材料的一個缺點。氧化鎂質耐火材料的耐火度雖然很高,但其高溫結構強度同樣很差,所以實際使用溫度仍然低于其耐火度很多。當然,在沒有荷重的情況下,其使用溫度可以大大提高。
(3)熱穩定性。耐火材料抵抗溫度急劇變化而不破裂或剝落的能力稱為耐火材料的熱穩定性或耐急冷急熱性。耐火材料的抵抗溫度急變性能,除和它本身的物理性質(如膨脹性、導熱性、孔隙度等)有關外,還與制品的尺寸、形狀有關。—般薄的、尺寸不大和形狀簡單的制品,比厚的、尺寸較大和形狀復雜的制品有較好的耐急冷急熱性。
(4)高溫體積穩定性。耐火材料在高溫下長期使用時體積發生不可逆變化,有些體積膨脹,稱為殘存膨脹,有些體積收縮,稱為殘存收縮。耐火材料體積膨脹或收縮的值占原尺寸的百分比,就表示其體積的穩定性。這一變化嚴重時往往會引起爐子的開裂和倒塌。因此,使用耐火材料時,對這個性能必須十分注意。
(5)抗渣性。耐火材料在高溫下抵抗爐渣侵蝕的能力稱為抗渣性。影響耐火材料抗渣性的主要因素有:
1)爐渣化學性質。爐渣按化學性質主要分為酸性渣和堿性渣。含酸性物質較多的耐火材料,對酸性爐渣的抵抗能力強,對堿性爐渣的抵抗能力差。反之,堿性耐火材料,如氧化鎂質和白云石質耐火材料,對堿性渣的抵抗能力強,對酸性渣的抵抗能力差。
2)工作溫度。溫度在800~900℃時,爐渣對材料的侵蝕作用不大顯著,但溫度達到1200℃~1400℃以上時,材料的抗渣性就大大降低。
3)耐火材料的致密程度。提高耐火材料的致密度,降低它的氣孔率,是提高耐火材料抗渣性的主要措施,可以在制磚過程中選擇合適的顆粒配比和較高的成型壓力。
上一篇:陶瓷纖維模塊安裝技術
下一篇:高爐筑爐工程施工前的技術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