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絕熱節能材料行業受到國家政策去產能、去庫存影響,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個別產品出現供不應求,價格也回升較快,企業銷售收入增長明顯,利潤率較高。
2017年前三季度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穩中向好,各產品生產銷售良好,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近700億元,同比增長11%,利潤接近50億元,同比增長5%,創近幾年新高。其中,巖棉、玻璃棉、硅酸鈣制品、酚醛泡沫保溫材料等增長勢頭明顯。
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1.巖棉
2017年前三季度巖棉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30%,但由于人工、環保、原材料尤其是焦炭價格上升,巖棉產品的成本提升了10%~20%左右,河北巖棉價格為3500~4000元/噸,華東巖棉價格為3800~4000元/噸,山西地區為2800~3000元/噸。受環保壓力,華北地區的巖棉企業生產不正常,造成市場供應緊張,由于原材料價格提升造成成本上升,巖棉噸產品價格上升400~500元。
面臨環保壓力,巖棉生產企業應該加大生產工藝技術改造力度。根據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方案要求:巖棉企業在重污染天氣采用沖天爐生產工藝的生產線必須停止生產,而同時采用電爐生產工藝可以不用停工。
2.玻璃棉
2017年前三季度玻璃棉企業生產比較飽滿,調研幾家企業都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預計今年生產趨勢向好,相比去年有5%~10%以上增長。
3.硅酸鋁纖維
硅酸鋁纖維主要用于工業保溫,目前國內有生產線200多條,產能70萬噸,單線平均產能3000噸,2017年前三季度產量36萬噸,總的產能、產量變化不大,產能發揮率51%。
4.硬質類絕熱材料及制品
泡沫玻璃產能60萬立方米,產量與去年稍有增長,價格變化不大,產能分布主要在河北和浙江兩個地區,其中河北廊坊地區占總產能的50%。行業面臨原材料純堿、廢玻璃成本上升的壓力。
硅酸鈣絕熱制品今年企業生產產量與去年相似,企業生產運行受制于環保壓力,在脫硫脫硝方面投入資金較大。全國有30多家企業,設計產能約40萬立方米,目前行業進步較快。
5.有機類絕熱材料
①EPS材料
2017年上半年國內EPS產量仍有下降。據粗略測算,上半年我國EPS累計產量124.74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41.91萬噸,減少17.17萬噸,降幅12.10%左右。改性EPS材料生產較好,市場有較大需求。
②聚氨酯
2016年,我國外墻保溫可拉動聚氨酯硬泡需求38萬噸。特別是2012年年底,公安部消防局對B1級保溫材料禁令取消執行,聚氨酯保溫材料工業復蘇步伐明顯加快。目前,全國開工的聚氨酯保溫復合板材生產線已很過250條,達到歷史水平。預計,2017年聚氨酯產量將突破1000萬噸,建筑應用量很過40萬噸。
③酚醛保溫板
我國酚醛樹脂年消費量很過100萬噸,其中用于節能保溫領域的酚醛泡沫約占總量18%~20%,預計今年消費量很過20萬噸。隨著行業去產能及供給側改革的影響,2017年高品質的酚醛保溫板發展態勢良好,大企業產量同比增幅很過20%,低質量的產品產量將受到抑制。
氣凝膠行業目前產能規模較小,年生產規模約10萬立方米,今年產量增長較快,應用主要以管道保溫為主,建筑應用很少,行業發展前景很好。
7.硅酸鹽復合絕熱材料
硅酸鹽復合制品年產量維持在13萬~15萬噸,產量較前幾年下降較多,主要是硅酸鹽復合制品多用于工業管道保溫,近幾年受到國家去產能的影響,工業新建項目較少,導致增速下降,但產量也維持在較高水平,多用于石化、化工設備檢修維護等。
8.礦棉吸音板行業
受環保督查影響,小的礦棉吸聲板企業生產都不太正常,造成市場上礦棉板供不應求,只有龍牌、星牌優時吉、阿姆斯壯等幾家大企業在正常生產,企業經濟效益較好,產量比去年略有增長。同時市場上粒狀棉供應處于較緊張狀態。
9.復合金屬板材夾心制品
復合金屬面夾心板制品總量較2016年前三季度略有增加,由于防火安全等級的不斷提高,抑制了有機芯材板材的需求,但也促進了以無機絕熱材料為芯材的板材的需求,因此有機類夾心金屬板材占比下降,而以巖棉、玻璃棉為芯材的金屬板材比例逐步增長。
預計2018年,受大氣環保壓力造成的限產、供給側結構改革、去產能等因素影響,對行業內環保和產品質量不達標的企業將產生很大的抑制作用,對達標企業而言則意味著大的市場機遇,預計行業明年將保持較好的生產態勢。
上一篇:氣化爐爐內耐火材料簡介
下一篇:如何計算確定供熱管道保溫層厚度